找到相关内容8245篇,用时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月溪禅师答: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,断六根断一念无明,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,为害不浅。以上的见解有错否?

    rdquo;孟子曰: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”可想见古人读书之慎重也。佛亦云依法不依人;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,断六根断一念无明,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,为害不浅。以上的见解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014211026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第八识之种子业习气,经谓因有善恶,果则无记。是否以法性宗约相因凡夫位而言,即无明薰染真如,亦即非无,故曰因有善恶,约体果圣地而言,熏习无自性,亦即非有。然非待成圣方称无记,即在凡夫位已是无记,惟不自证知无记耳。所谓果是无记,是否无覆无记。又无记是空也,是否约体而说,一切识无记之空亦空之。总之究应如何理解也。

    问:第八识之种子业习气,经谓因有善恶,果则无记。是否以法性宗约相因凡夫位而言,即无明薰染真如,亦即非无,故曰因有善恶,约体果圣地而言,熏习无自性,亦即非有。然非待成圣方称无记,即在凡夫位已是无记,惟不自证知无记耳。所谓果是无记,是否无覆无记。又无记是空也,是否约体而说,一切识无记之空亦空之。总之究应如何理解也。   范古农答:第八识又名异熟识,异熟果,故此果指众生来世之业报身。克实而言,即来世...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480212698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婆伽婆的解释?

      问:婆伽婆的解释? (庐山了达和尚)   月溪禅师答:婆伽名破,婆名无明,即打破无始无明的意思,出大般涅槃经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122510968.html
  • 问:佛性是否即是灵魂

    佛性与灵魂,是二是一,性者真实,妙明也,魂者虚妄,无明也。无明依性而起,如水与波,故曰是一,佛性常存不变,灵魂幻化无常,故曰是二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4277569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心法双忘尚余尘,一念不生受后有,是什么境界?

      天津靳云鹏   问:心法双忘尚余尘,一念不生受后有,是什么境界?   月溪禅师答:心法双忘只有一个黑黑暗暗、无知无觉的无始无明深坑,尘者,指此无始无明深坑;一念不起是见问觉知的净缘,与染缘相对,受后有者即指此净缘。要将无始无明打破方始见佛性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540311009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理学与禅宗的辨别?

    苏州章炳麟   问:理学与禅宗的辨别?   月溪禅师答:理学者,即经学也;离开经学讲理学,堕入二乘禅学、堕入老庄之学。禅学分为四种,就是以前我讲与你听的,小乘禅是断六根,二乘禅是断一念无明,大乘禅是破无始无明,最上乘禅是拈花示众、喝棒痛骂;断六根是见闻觉知的净缘,断一念无明是无始无明,破无始无明见佛性。佛家所讲的见佛性,佛性是真如真觉,遍满虚空,充塞宇宙的。经学家说的喜怒未发、无善无恶、虚无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014311027.html
  • 问:修禅定何以能得成佛?

    凡夫常在生死,为造业故。造业,为起烦恼故。烦恼生于无明无明由于心动。故心能不动,则渐与法性真如相应,与真如相应,便得二种智慧,一者如理智,二者如量智,便成大觉,而功德具神通显,便得解脱。此为修禅成佛之义也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2877553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坐时心里清清净净,不被外缘所转,是佛性否?

    禅师答:佛性是如如不动的,以上所说的与佛性了不相干,是无始无明及见闻觉知净缘的作用,非佛性的本体。不住有是净缘,不住无是无明,不住非有亦净缘,不住非无亦无明,照而常寂是净缘,寂而常照是无明,惺惺寂寂是净缘,寂寂惺惺是无明,妙有真空是净缘,真空妙有是无明,历历孤明亦净缘,故非佛性,佛性乃绝对,所问皆相对。 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154310923.html
  • 《杂阿含334经》的要义

    、业缚。业有因、有缘、有缚。   (3c)何等为业因、业缘、业缚?谓业,爱因、爱缘、爱缚。爱有因、有缘、有缚。   (3d)何等为爱因、爱缘、爱缚?谓爱,无明因、无明缘、无明缚。无明有因、有缘、有缚。   (3e)何等无明因、无明缘、无明缚?谓无明,不正思惟因、不正思惟缘、不正思惟缚。不正思惟有因、有缘、有缚。   (3f)何等不正思惟因、不正思惟缘、不正思惟缚?谓缘眼、色,生不正思惟,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113985836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怎样用功才能明心见性?

    无明的妄念一动,分为两方面,就是正念与不正念,正念亦是妄,不正念亦是妄;如妄念从外面来,与你不相干,又何必去断呢?如妄念从里边生出来的,比喻龙潭出来的水源,时时有水生出来的,断了又生,生了又断,无有了期,修行断妄念,这个道理实在不通,古人云:王道不外乎人情,佛法亦不外乎人情。见闻觉知分两方面,染缘净缘:一念无明的妄念一动,学佛法修行为善,是正妄念,种种的邪思想,是不正妄念,正妄念、不正妄念都是染缘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472711036.html